IFCN和ILAE实践指南 | 常规脑电图和睡眠脑电图临床应用五大核心问题解答

国际临床神经生理学联合会(IFCN)与国际抗癫痫联盟(ILAE)联合工作组采用系统综述与荟萃分析优先报告条目(PRISMA)声明对已发表证据进行了系统评估,基于GRADE体系,针对五大临床问题(适应证、技术规范、记录时长、睡眠诱导及诱发试验)提出实操性意见,为常规EEG(清醒)和睡眠EEG建立最低标准,确保基础诊断的可靠性。


一、常规和睡眠脑电图(EEG)的适应证
1、癫痫相关
临床疑诊癫痫/癫痫发作、癫痫初始诊断的重新考量、癫痫综合征分类、癫痫病因评估、癫痫发作模式的改变(发作类型或症状学)、无发作患者抗癫痫药物减停前评估、特定癫痫综合征(婴儿癫痫性痉挛综合征、睡眠期出现棘慢波发放的癫痫性脑病等)的系统随访。
2、鉴别诊断
心因性非癫痫性发作、阵发性行为异常、疑似脑病、急性/亚急性痴呆。


二、EEG记录的最低技术标准
1、电极类型
在常规脑电图检查中,推荐使用金或银/银氯化物杯电极,并需单独涂抹导电膏或凝胶以确保良好接触。符合电极阻抗检查标准且质量达标的电极帽系统也可接受。
目前,基于现有证据,干电极脑电图系统未被推荐用于常规临床检查。主要原因在于其记录过程中易引入更多与运动和汗液相关的伪迹。此外,针对这些伪迹的缓解措施(例如自动伪迹去除算法)的有效性,尚缺乏充分的研究验证。
在特定临床需求或场景下,磁共振成像(MRI)兼容电极以及针电极也是可考虑的选择。
2、导联设置
首选IFCN推荐的25导联蒙太奇(在10-20导联系统基础上增加六个颞下电极),现有证据表明,这种扩展的电极布局能够更有效地检测癫痫发作期及发作间期的癫痫样放电活动。
次选10-20导联系统。应使用1个心电图(ECG)通道。疑似运动事件时至少记录2导肌电(EMG),以辅助识别基本的运动性癫痫发作症状(如肌阵挛、痉挛等)。需鉴别眼动伪差与脑源性慢波活动时,应按照IFCN及美国睡眠医学会的建议放置两个眼电图(EOG)导联:右侧导联置于右眼外眦外侧1cm上方,左侧导联置于左眼外眦外侧1cm下方。
3、电极阻抗
阻抗较高的电极更容易受到汗液、运动和电极爆裂伪差的影响。推荐阻抗<5 kΩ,可接受<10 kΩ。
4、采样率
根据专家共识及临床脑电信号频率特征分析,推荐最低采样率为256 Hz。
5、显示滤波
高通0.5Hz,低通70Hz(儿童显示增益10 μV/mm,成人7μV/mm)。
6、同步视频
强烈推荐使用至少一台摄像机同步记录患者临床行为表现及环境干扰因素。视频记录对所有疑似癫痫或出现临床症状的患者均为必需。
7、数据存储/导出
建议将全段EEG+同步事件视频备份。
可使用CSV、EDF或DICOM格式导出数据。


三、EEG记录的最短时长
1、常规EEG
 ≥20分钟(排除准备时间)。
2、睡眠EEG
 ≥30分钟(排除准备时间)。
3、特殊场景优化
婴儿/儿童睡眠EEG安排在餐后(易入睡)。
疑似青少年肌阵挛癫痫:优先上午记录。
疑似或确诊为儿童期自限性局灶性癫痫或婴儿痉挛症综合征:优先安排睡眠脑电图记录。
疑似婴儿痉挛症:觉醒后延长记录≥10分钟。


四、睡眠诱导方法的选择
1、推荐意见
对于12岁及以上能够配合睡眠剥夺的儿童和成人,将部分睡眠剥夺作为主要的诱导睡眠方法。
对于12岁以下的儿童,建议将褪黑素或睡眠剥夺作为主要的诱导睡眠方法。如果睡眠剥夺或褪黑素无法诱导睡眠,同时使用这两种方法可能会更有效。
对于无法配合部分睡眠剥夺的儿童和成人,建议使用褪黑素作为主要的诱导睡眠方法。建议褪黑素的剂量为1-3mg,在脑电图记录开始前30-60分钟服用。

褪黑素不可用且部分睡眠剥夺无法使患者入睡时,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可使用水合氯醛。

2

2、注意事项
睡眠剥夺:目前缺乏系统性安全性研究,临床应用可能增加患者及家庭负担。

褪黑素: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但剂量-效应关系尚未明确。儿童急性催眠/抗焦虑应用的剂量依赖性研究证据空白。健康青年群体研究提示(Dollins et al., 1994) :剂量递增(1.0-10mg)未显著缩短入睡潜伏期或改善主观嗜睡。


五、诱发试验方法的选择与操作
常规睡眠EEG必须包含
1. 过度换气(Hyperventilation, HV)
操作时机:脑电图记录初期(间断闪光刺激后≥3分钟)
例外: 遗传性全面性癫痫患者置于记录末期
方法:15-30次/分钟深呼吸≥3分钟,儿童可用风车辅助;HV后记录2分钟清醒EEG;若出现临床发作,立即进行患者反应测试。
技术要求:技师需评估呼吸努力程度并记录"充分/不充分"
禁忌证:脑血管病、严重心肺疾病、妊娠等(实施前需核对禁忌证清单)。

2. 间断闪光刺激(intermittent photic stimulation, IPS)
操作时机:脑电图记录初期(过度换气前≥3分钟)
儿童睡眠EEG:记录末期
方法:严格遵循ILAE光刺激指南;
出现广泛性癫痫样放电立即停止刺激(区分光肌阵挛反应);
刺激序列:1→2→8→10→15→18→20→25→40→50→60 Hz(发现反应阈值后反向测试);
状态控制:每种状态(指令闭眼/闭眼/睁眼)分次刺激,每次5秒。如果时间有限,选择在闪光序列开始时按指令闭眼,每个频率下刺激7s。
禁忌证:妊娠(高癫痫发作风险)。

3.睁闭眼试验
操作时机:常规EEG开始时。
睡眠EEG觉醒期末段(评估后头部优势节律)。
注意事项:儿童可能需要辅助闭眼。


成人vs儿童操作顺序

3
安全规范:全程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脑电变化,操作技师须掌握紧急呼叫流程。
发作期按标准化流程测试。
提前告知患者诱发试验的获益/风险(如诱发癫痫可能影响驾驶资格)。

4

相关产品

首页   /   新闻资讯   /   学术分享   /   IFCN和ILAE实践指南 | 常规脑电图和睡眠脑电图临床应用五大核心问题解答

英智科技